文章

彼得的两难境地:加拉太书2章14节含义分析

彼得的两难境地:跟随外邦人行事,还是跟随犹太人的规矩?

加拉太书2章14节含义分析

 

但我一见他们所行的不合福音的真理,就当众对矶法说:“你是犹太人,生活既然像外族人而不像犹太人,怎么还勉强外族人跟随犹太人的规矩呢?”(新译本 加拉太书2章14节)

加拉太书2章14节是一段不容易理解的经文。在这节经文中,保罗质问彼得 你是犹太人,生活既然像外族人而不像犹太人,怎么还勉强外族人跟随犹太人的规矩呢?” 初读保罗的问题,我们弄不清楚他在这里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段经文的含义,我们要仔细分析保罗指责彼得装假这件事。只有明白了保罗为什么指责彼得装假,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保罗质问彼得的具体意思。

根据使徒行传2章11-12节,彼得刚开始是和外邦人在一起吃饭的,但是当从雅各那里来的奉割礼的人到了以后,彼得因为害怕这些人,就从外邦人中退出来,和他们分开。“退”和“分开”这两个动词在希腊文原文的时态是未完成时。希腊文动词常用未完成时来表达发生在过去的持续性的动作。这就说明,当时彼得并不是迅速地“退”和“分开”,未完成时的时态告诉我们彼得的“退”和“分开”的动作持续了一段时间。希腊文用未完成时形象地刻画了彼得当时的心情和窘境,当彼得从和他一起吃饭的外邦人中退出来,和他们分开时,彼得心中其实是很犹豫和挣扎的,所以他的动作不是立马就完成的,而是犹犹豫豫地持续了一段时间才完成了退和分开的动作。因为彼得心里很清楚与外邦人在一起吃饭是可以的,神已经在使徒行传第十章通过一个异象告诉彼得“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 (徒10:15)。在在神的教导下,彼得已经不把外邦人当作不洁净的:你们知道犹太人,和别国的人亲近往来,本是不合例的。但神已经指示我,无论什么人,都不能看作俗而不洁净的(徒10:27)。

迫于从奉割礼的犹太人那里来的压力,彼得想从和他一起吃饭的外邦人中退出来,但是彼得心中又很清楚其实他不应该退的,也没有必要退,彼得很是犹豫和挣扎。但是,迫于奉割礼的犹太人的压力,因为软弱,经过一番犹豫和挣扎之后,彼得最后还是妥协了。他最终还是从外邦人中退了出来,和他们分开。因为彼得心里很清楚与外邦人在一起吃饭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这是神亲自启示给他的真理。但是,在实际行为上,彼得却选择屈服于奉割礼的犹太人的压力,从外邦人中退了出来。彼得的行为和他心中所信的并不一致,自相矛盾。

保罗指责彼得这么做是在装假。保罗质问彼得的目的就是要指明或者说戳穿彼得的装假。因为,在保罗看来,彼得从与他一同吃饭的外帮人中退出的这一行为说明了彼得看重摩西律法过于福音的真理,摩西律法还是彼得的最高标准。既然彼得这么看重摩西律法,那么彼得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和外邦人在一起吃饭,因为根据摩西律法,犹太人是不与外邦人一同吃饭的。如果彼得真的相信福音真理,认为和外邦人在一起吃饭是对的,那么彼得就不应该迫于奉割礼的犹太人的压力,从正在与他一起吃饭的外邦人中退去;如果彼得真的相信摩西律法,认为自己应该从正在与他一起吃饭的外邦人中退去,那么彼得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和外邦人一同吃饭。可以说,通过这一质问,保罗明确地告诉彼得,他的行为(即迫于奉割礼的犹太人的压力,从与他一同吃饭的外邦人中退出去)是完全错误的,这一错误的行为使彼得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彼得必须承认自己的错误,要不然,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讲,彼得都是自相矛盾的。保罗对彼得的质问发生在公开场合,可以想象彼得当时在这种自相矛盾的处境中,是多么的尴尬。但是,彼得的尴尬正是他错误的行为造成的。

根据以上的理解,保罗在2章14节对彼得的质问应该是这样的:彼得,你作为一个犹太人,都没有随犹太人行事(你没有完全地遵守摩西的律法 ,因为你与外邦人一同吃饭),(你这么做)是随外邦人行事,你怎么反过来勉强外邦人来跟随犹太人的规矩呢?

保罗质问彼得的实际意思,详细地展开应该是:“彼得,你知道按着摩西律法的规定,犹太人是不应该与外邦人一起吃饭的,但是你却与外邦人在一起吃饭。身为一个犹太人,彼得你这么做是随外邦人行事,并没有按犹太人的规矩行事;彼得,你从正在与你吃饭的外邦人中退出来的行为已经在告诉外帮人,他们若想和犹太人一同吃饭,就必须受割礼成为犹太人,但问题是,作为一个生来就是犹太人的人,你都没有完全遵守摩西的律法,你凭什么勉强那些外邦人随犹太人的规矩(就像割礼等摩西律法)呢?”

保罗之所以如此严厉地指责彼得就是为了维护纯正的福音真理。因为彼得从与他一同吃饭的外邦人中退出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告诉外邦人,他们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就不能得救(徒15:1)。事实上,彼得这么做不仅把那些已经得救的外邦基督徒排除在了犹太基督徒的圈子以外,更为严重的是,彼得在纯正的福音真理上加上了必须受割礼这一条,尽管这不是彼得心里所相信的,但是彼得的行为实实在在地告诉外邦人,你们要得救必须受割礼。而彼得的这一行为也使得他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支持了那些奉割礼的犹太人的观点。正因为彼得的这一错误行为更改了因信称义的纯正福音真理,所以保罗在这里毫不留情地质问彼得,戳穿了彼得虚伪的面具。彼得的行为不仅使他自己处在虚伪尴尬的处境,同时也影响了其他的信徒:其余的犹太人也和他一同装假,甚至连巴拿巴也受了影响,跟着他们装假。(加2:13)。因为彼得是教会的领导者,他的这一错误的行为不仅更改了福音真理,而且还绊倒了教会中其他的信徒,使他们也跟着彼得犯了同样的严重错误。

而且,在加拉太书第一章,保罗就已经表明了对于那些更改福音的人,他是绝对不会容忍的,保罗宁愿那些更改福音的人被咒诅:“我很惊奇,你们这么快就离开了借着基督的恩呼召你们的那一位,去归向别的福音。其实那并不是另一个福音,只是有些搅扰你们的人,想把基督的福音改变了。但无论是我们,或是从天上来的使者,如果传给你们的和我们以前传给你们的福音不同,他就该受咒诅。我们已经说过,现在我要再说,如果有人传给你们的和你们以前所领受的福音不同,他就该受咒诅。”(加1:6-9)

保罗对彼得的严厉指责,证明了他在加拉太书1章10节的庄严宣告:“我现在是要得人的欢心,还是要得 神的欢心呢?难道我想讨人欢喜吗?如果我仍然要讨人欢喜,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1:10)。在彼得这样一位名气很大的使徒犯错时,保罗没有选择去讨彼得的欢喜,而是勇敢地站出来,指明了彼得的严重错误。保罗维护纯正福音真理的勇气和衷心实在是我们今天的基督徒需要虚心学习和效法的。

保罗对彼得的这一质问在戳穿了彼得虚伪的同时,也在告诉彼得,要想摆脱目前的这种尴尬的自相矛盾的两难境地,彼得的唯一选择就是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且坚定地维护因信称义的福音真理。曾经有一些学者为彼得辩护,说保罗不应该在公开场合如此严厉地指责彼得。对此,加尔文在他的加拉太书注释中写道:“任何尝试去维护圣灵通过保罗的口所谴责的行为都是愚蠢的,因为在这里不关人的事,而是关于福音的纯正性。” 如加尔文所言,正是圣灵借着保罗的口公开地指责彼得,为的是维护纯正的福音!


作者/李明明

李明明,加州威敏斯特神学院(Westminster Seminary California)道学硕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