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纯一性

神学是研究上帝以及受造物与衪的关系的学科。其目的是认识上帝,并在真理中敬拜衪。在这一点上,基督徒正确地认信在创造主上帝和衪的受造物之间有深刻的区分。否认这种区分似乎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或完全将上帝放在等同于受造物的秩序上,也就是在罗马书1:22-25中被视为偶像崇拜的东西。高举创造主与受造物的区分,对于确保我们远离虚假的敬拜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困难:基督徒有时可能无法正确认识或描述这种重要的区分。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就会在无意间误入敬拜受造物而不是创造主的陷阱。 

想想使徒约翰在《启示录》第22章中的失误。上帝派来的天使引导他进行了一次世界末日之旅,最终出现了天上至圣所的异象,约翰在其中看到了从上帝和羔羊的宝座上发出的光和生命之水(21:22-23;22:1)。当然,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荣耀被提的时刻,人不可能把应当敬拜的对象搞混淆。然而在22:8中约翰就令人震惊地记录了这样的混淆:“就在指示我的天使脚前俯伏要拜他”。约翰的混淆并没有免除他在道德上的罪责。天使严厉地责备他,在22:9说:“千万不可!我与你同是作仆人的。你要敬拜神”。的确,敬拜上帝是问题的核心。就所有的意图和目的而言,使徒是把天使当作上帝来看待的。毫无疑问,约翰在天使身上看到了一些荣耀的东西,甚至可能察觉到天使和他自己之间很大的区别。然而这是两个受造物同胞之间的区别。在尚未得荣耀的使徒之上,不管圣天使被高举到何等地位,就创造主和受造物的区分上,他和约翰一样是站在上帝的受造物和仆人这一边,所以他不是一个应当被敬拜对象。

这是一个令人警醒的场景。即使是使徒约翰也未能幸免于这种混淆创造主和受造物的严重错误。这应该让我们深省,始终如一地维护创造主与受造物的区分,需要有目的性和警惕性。仅仅承认有这种区分是不够的。毕竟,受造物之间本身就有巨大区别——天使与人类之间的区别,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区别,等等。我们不仅应该承认,而且应该正确定位上帝与所有受造物的区分,并清楚地思考其意义。这对我们端正敬拜顺序和培养我们在逆境中充满信心和希望都是至关重要的(诗46:10;来6:13-18)。 

可喜的是,我们并不是第一个走这条路的人。在我们之前,许多代的基督教神学家留下了一套博大精深的关于上帝存在和本质的神学思考,扎根于上帝在创造和圣经中的自我启示。虽然这些文献并不是在每一个方面都是一致的,但我们能够发现,从二世纪到十七世纪,人们对上帝的核心主张达成了广泛的共识——这种共识有时也被称为“古典基督教神论”(classical Christian theism)。人们在教父时代和中世纪的大公会议声明中,以及在十六和十七世纪的更正教信仰告白中都能找到这种共识。它包括诸如上帝的自存性(自足性)、永恒性、不变性、不动情性和纯一性等教义。在教会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些教义构成了一种神学文法,用来帮助基督徒正确定位创造主与受造物的区分。古典神论的目的是守护上帝的神性,使其不被人类的倾向性所歪曲,或错误地将其神性分配给非上帝之物。在古典神论核心主张背后的一个重要信念是,上帝不应该被列入那些以任何方式造成的存在,即受造物的行列。 

在关于上帝的传统教义中,尤为重要的是上帝的纯一性。早期的新教徒,如圣公会(安立甘宗)、长老会、公理会和浸信会都认信上帝是没有部分(without parts)的,在他们之前的一千五百年时间里,基督徒们也是如此认信。然而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一教义变得越来越模糊,对我们现代人来说,称上帝单纯,甚至听起来是错误的,或者说是一种侮辱。我们倾向于认为单纯的事物是最不令人敬畏的,是最接近于非存在的。当然,复杂的事物比单纯的事物更不同凡响,更能够发挥强大的作用,比如说,波音747和一粒沙子之间的区别。如果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那么衪难道不需要成为最复杂的复合物吗? 

古典基督教的正统观念认为,一切存在的第一因必须是单纯的,原因很简单,复杂的或复合的事物依赖于依赖于比其存在本身更基本的部分。没有比上帝更首要的存在了。部分(parts)其实就是给这些实体(entities)赋予某种实在的形式的诸因,并使它们能够像他们那样运作,就像波音747的六百万个零件一样。复合体是双重依赖的:第一,依赖它们的各个组成部分,第二,依赖于任何使它们的各部分统一在其中的媒介和作用于它们的力量。但是,如果上帝是这样存在的,那么衪就不可能是绝对创造者和万物的源头。会有比衪自己更原始、更基础的起因使上帝存在。清教徒斯蒂芬·查诺克(Stephen Charnock)提炼了这一基本主张。 

上帝是最为纯一的存在;因为衪是首先的,在祂之外别无他物;绝不能被认为是复合的,因为凡是这样的东西,依赖于其复合物的成分,所以就不是第一存在(the first Being):既然上帝是无限单纯的,在衪之内没有任何东西不是衪自己,因此在衪之内不能有任何改变,衪是自己的本质和存有。 

这对我们构想上帝的存在、本质和属性的方式有巨大的影响。 

首先,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像对待受造物和他的属性那样,对上帝和衪的属性进行区分。例如,一个人可能是智慧的、公义的、有能力的。但他与他所具有的智慧、公义和能力是不一样的。其中每一样都是为他贡献某种存在形式的部分,每一样都有别于他作为人的整体。他依靠这些品质,才能成为他这样的人。因为上帝是纯一的,这不是衪拥有其属性的方式。正确地说,上帝并不是拥有诸如智慧,公义,权能等属性来区别祂作为上帝本身的存有。相反,上帝就是智慧本身,衪是智慧的;衪就是公义本身,衪是公义的;衪就是权能本身,衪是权能的;衪的其他属性也是如此。 

其次,也是更深层的,上帝的纯一性意味着上帝不是存在和本质的复合。如同祂的属性一样,上帝没有以存在(existence)或本质(essence)作为法则,来区别于祂作为上帝的存有。相反,上帝就是衪得以存在的存在活动(the act of existence),和衪所以是上帝的神性本质。但对于受造物来说,却不是这样。比如,成为人就是某种受造物。但没有一个人是人性本身。而是每个人都拥有人性这个原则,决定了他是什么样的存在。而且,作为一个人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存在任何特定的人。相反,每个人的存在活动都是他在本质之外所拥有的一项法则。简而言之,不是人性的本质本身。对于古典神论者来说,这是创造主与受造物区分的正确定位。受造物拥有的存在是恩赐(见徒17:25,28;启4:11),真正有别于其本质。而上帝就是衪的自存,在衪的内在里没有存在和本质的合成原则。 上帝的本体就是上帝。祂,是祂的自存和本质,所以不像其他所有生命那样源自于诸因,单单祂足以最终解释所有的因果关系。衪是“万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归於他”的那一位(罗马书11:36)。这确定了衪是唯一值得我们敬拜和感恩的对象。万物最终都仰望祂的存在,但祂却不仰望任何人。虽然神圣纯一性并不是描述创造主与受造物区分的唯一方法,但这教义若缺失,就几乎不可能维持这区分。它有助于我们明白为什么上帝不能被重新想象成一个超级天使,即便天使是具有巨大能力、荣耀和圣洁的非物质存在。天使无论多么宏伟,仍然依赖于比自身更原始的存在法则,所以显然不是万物的第一因和创造者。在我们时刻警醒地维持创造主与受造物的区分,并将应得的敬拜单单献给上帝时,神圣纯一性的传统教义值得当代基督徒们重新关注。

作者:詹姆斯·多尔扎(James E. Dolezal)
译者:Julia Liu
校对:Brainy Weng,Bai

作者简介:詹姆斯·多尔扎(James E. Dolezal)博士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兰霍恩市凯恩大学神学院的神学助理教授。他是《上帝无部分》(God without Parts )和《上帝的本体》(All That Is in God)的作者。

英文原文:https://tabletalkmagazine.com/article/2018/05/the-simplicity-of-god/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