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徒训练唯独属于教会,因为门徒是神通过敬拜仪式——在聚集的敬拜中通过圣道和圣礼的事工——所造就的。礼仪就是门徒训练;门徒训练就是礼仪。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论证门徒训练唯独属于教会,因为门徒是神通过礼仪(或作敬拜仪式)——在聚集的敬拜中通过圣道和圣礼的事工——所造就的。礼仪就是门徒训练;门徒训练就是礼仪。
当我提到敬拜仪式或礼仪(liturgy)或礼仪性(liturgical)时,我并不是指一种传统的敬拜风格。那是将礼仪视为一种宗教偏好或人为设计。实际上,礼仪的作用是相反的——自上而下,从神到我们。礼仪首先是神对我们的接近,然后才是我们对神的接近。礼仪不是关于敬拜的风格,而是关于敬拜的神学,是关于行动中的圣道和显明的圣道的神学。从神学角度思考敬拜,就是通过礼仪来看基督教,因为礼仪是所有教会对神的认识得以实践和体验的环境。这是我们客观地听到并体验基督为我们、与我们同在、在我们里面的方式——这一切都是通过祂的“公共服侍”(leitourgia)来传递的。因此,教会的门徒训练方法是其礼仪神学的表达和应用。
在礼仪中,透过圣道和圣礼,神把自己赐给我们,在这自我赐予的礼仪中,我们看到了神的神圣属性的表达,祂是爱,并通过有形的恩典媒介自由地赐下祂自己和祂的爱,恢复神与人之间爱的联合。这是我们人的原始设计,也是人的最终命运;神的礼仪之爱重塑并唤醒我们的欲望,朝向那真正可爱的事物进发,就是父、子、圣灵之间共享的联合与爱,这种爱丰盛地溢出到人类,并将我们带入同样的神圣之爱与生命中。这是门徒训练的终极目标,而它的领域是教会,作为被召聚的会众。门徒是在教会中并通过教会造就的,因为礼仪既将神的爱传递给我们,也从我们里面唤醒神的爱。
礼仪是神通过圣道和圣礼唯独在圣徒团契中的自我赐予
“礼仪”(leitourgia)一词在新约中出现了十四次,具有各种同源词,意思是为一更广泛的社群所承担的公共职务或服务。在古代世界,礼仪是由一位赞助人或私人恩主为社群利益所进行的公共服务行为。它是强者为弱者的利益所做的工作。在救赎故事的背景下,礼仪指的是神在基督里为我们所承担的服务,我们作为被救赎和敬拜的圣徒团契从中受益。当特别描述基督教敬拜时,leitourgia 提供了一个美丽的画面:神是恩主,祂将祂的美好恩赐倾注在聚集的会众身上。
这些来自神的救赎恩赐是自由而丰盛地倾注的,但唯独在敬拜的群体中。想想基督对祂使徒的差遣。在约翰福音20:19-23中,祂通过将祂的灵吹在他们身上,并赋予他们赦罪的权威来任命他们:“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第23节)通过教会按立的牧师,神恩典的福音被宣告、宣讲并施行,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罪得赦免的恩典都被赐下。换句话说,事工的呼召就是为了管理执行这个神圣礼仪,来拯救并圣化神所聚集的子民。同样,在马太福音28:19-20中,我们看到了主的命令:“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注意门徒训练的元素:耶稣差遣教会的牧师进行教导(传福音),这导致圣礼行动(洗礼)和塑造(教理教导),所有这些都在聚集的教会的背景下进行。这岂不就是在说“礼仪”吗?门徒是通过教会及其牧师的礼仪活动塑造的,基督特别应许在其中与我们同在,并将自己恩典地赐给我们。
从反面来说,我们可以说,在教会之外或其礼仪事工之外,没有规范性的、充满应许的其他领域来塑造门徒。迦太基的教会教父圣西普里安(Saint Cyprian of Carthage)明确地指出:“教会之外无救恩”(extra ecclesiam nulla salus)。换句话说,基督在教会内称义、重生并圣化受洗的人,装备我们完成无数的呼召。在别处,我们无法可靠地找到基督造就和塑造门徒的礼仪活动。
十三个世纪后,马丁·路德重申了同样的信念,确定了教会的位置,即基督亲自临在拯救和圣化祂子民的地方:
“因此,想要找到基督的人必须先找到教会。如果我们不知道祂的信徒在哪里,我们怎么知道基督和祂的信仰在哪里?想要认识基督的人不可依靠自己,也不可凭自己的理性建造一座通往天堂的桥梁;他必须去教会,参加并询问她。现在教会不是木头和石头,而是信徒的群体;我们必须持守他们,看他们如何相信、生活和教导;他们中间肯定有基督。因为在基督教会之外,没有真理,没有基督,没有救恩。”
在路德对门徒训练的反思中,他引用了《奥格斯堡信条》对教会的定义:“所有信徒的聚集,其中福音被纯正地宣讲,圣礼按照福音被施行。” 当然,唯一能够纯正宣讲福音的是基督自己;唯独祂通过祂的灵施行圣礼,这灵在教会的牧师中工作,通过忠实地宣讲、赦罪和施行圣礼来管理神的奥秘。要找到基督和祂的救赎工作,必须(如路德所说)“先找到教会”,基督在其中“施行礼仪”——即,将祂自己赐给我们并为我们赐下。这解释了为什么路德宗传统上使用“Gottesdienst”(神的服务)一词来描述基督教敬拜,意思是“神的工作”或“神圣的服务”。再次强调,敬拜的主要运动是从神到人,神是主要的工作者,而人是被工作、被造就、被塑造为门徒的对象。
教会是一个礼仪性的羊圈。羊群被那位好牧人亲自牵引,进入教会的礼仪中。我们认得祂的声音,我们跟随祂,祂行出诗篇23篇的奇妙,使我们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们到可安歇的水边,在敌人面前为我们摆设筵席。只有在教会内,我们的好牧人才应许以这些方式供应祂的羊群,这就是为什么威廉·珀金斯(William Perkins)等人经典地将教会称为唯一的“救恩剧场”(theatrum salutis)。只有在基督的羊圈中,我们才能真正认识我们的牧人,并真正被祂认识:“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约翰福音10:14)这种相互的认识是通过教会的礼仪工作——圣道和圣礼的事工——亲密且独特地体验到的。
我们被造是为了爱,效法那位是爱的神,而礼仪是神通过基督的形象重塑我们对祂和彼此的爱的工作
当我们以这种方式看待门徒训练——作为一种通过神为我们并在我们里面所行的爱的礼仪行动而体验到的深刻而亲密的认识——那么我们就会开始认识到,门徒训练正确地扎根于神的本质,祂是爱。门徒训练不是基督教的可选附加项,不是为那些虔诚的基督徒、喜欢神学的人或想要过有德行生活的人准备的。它不是一门课程、一种智力练习或情感表达。门徒训练是基督在行动——在你里面并为你而行。
如果门徒训练是被那位是爱的神亲密地认识,并反过来认识祂和彼此,那么爱必须是最高、最完整的认识。这种认识始于教会所领受的礼仪,因为通过它,我们集体地与那位是爱的神相遇,祂将自己赐给我们,使我们也能去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4-35)
难怪神通过圣道和圣礼的礼仪之爱在教会中塑造门徒,因为人类本来就是被设计来爱和敬拜的受造物。用詹姆斯·K.A.史密斯(James K. A. Smith)的话来说,人是“礼仪性的存在”(homo liturgicus)。起初,我们被造是为了在创造中回应神将自己赐给我们,从而将我们自己献给神。像那些无声的受造物宣告主的荣耀(诗篇19:1;148),以及天使(启示录4:8-9;7:11-12)一样,人类被造的目的是为了展示(反映)祂荣耀的形象。神居住在荣耀中,这是一种我们被设计来反射的荣耀(以赛亚书43:7)。因此,从根本上说,神的形象必须从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它始于与神的团契,并延伸到与他人、我们自己甚至宇宙的团契关系。人类被造是为了这个礼仪的目的:在敬拜中将我们自己献给神,并在无私的服务中将我们自己献给彼此。这是我们原始的尊严和自由。然而,堕落玷污了这形象,否定了我们的自由,破坏了与神和彼此的关系,并将我们推向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审判和定罪。从这个意义上说,罪无非是礼仪的失败。
救赎的故事讲述了神如何建造一座礼仪的桥梁,通向我们,使恢复我们作为“敬拜者”的神的形象呼召。通过这礼仪,神主动接近我们,同时以敬畏和爱将我们吸引到祂身边。神学家大卫·法格伯格(David Fagerberg)解释说:“因为神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爱的团契,任何朝向更完全的人性、更完全地效法我们原型的进步,都意味着我们必须在爱的团契中成长。”换句话说,门徒训练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礼仪,使我们重新与神、与创造、与邻舍,并与我们自己恢复正确的关系。
然而,还有更多。称义和重生,甚至成圣和得荣耀,本身并不是终点。这些都是预备性的。它们的终极目标是神的荣耀,以及我们在一个复活的宇宙秩序中享受永恒的敬拜的恢复团契。既然这是目标,那就意味着礼仪的主要任务是现在预备门徒成为将来的荣耀敬拜者。我们目前部分体验到的——神在礼仪中将天堂带到地上——将成为永恒生命的完满,不仅仅是无尽的时间,而是一种神圣的存在品质。礼仪是教会的门徒训练计划,为永恒做准备和实践。
“门徒”(mathetes)的意思是“学习者”。我们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数据,而是与圣道的互动,这圣道最终是一个在爱中使神被认识的人。这圣道以道成肉身、成文和圣礼化的形式来到我们这里——也就是说,完全在教会的礼仪中。这种爱难以定义,只能说“神就是爱”(约翰一书4:8)。但它并没有超出我们的掌握,因为这种爱在祂的圣道和圣礼事工中亲自与我们相遇。
唯独礼仪——神的赐下自己并使人领受自己的途径——使神的爱显明并多样化。认识这种爱就是分享基督徒的生命(约翰一书4:7-12)。虽然小组和青年团契为彼此提供了这种爱的机会和实例,并且应该因其贡献和促进圣道学习而受到重视,但它们不是教会,也不是基督推进门徒训练的领域。
基督教活动的次要领域可以补充礼仪,但不能成为门徒塑造的主要领域
门徒训练是通过神所命定的恩典手段在教会内发生的事情。正是在教会作为教会的地方,门徒被造就——不是通过教会附属组织、小组、读书俱乐部、播客或杂志,尽管这些补充手段可能是有益的。
当然,教义是真理的重要礼物,好的小组圣经学习会挖掘这些真理。但教义不能被完全透知的(comprehended)。相反,它们是被领会的(apprehended),即便如此,它们本身也不是终点。洗礼、神圣的赦罪和讲道也是如此。当我们注视我们所爱的那一位时,我们的教义被提升到它们的终极目标,即那一位是道路、真理和生命,是爱的那一位。这就是以信息为基础的青年团契、门徒训练系列等走到尽头的地方。它们是次要的话语领域——它们是关于神的话语,源自但不等同于神自己的说话和行动。作为数据点的教义,无论多么真实,都是引导我们认识神并在礼仪中体验到的爱的指南。在礼仪中,教义信息让位于简单而主要的话语:“拿着吃”,“拿着喝”,“为你们赐下的”,“愿你们平安”。在爱的礼仪中,赦罪的命题“你被赦免了”溢出为活的敬拜:“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马书8:38-39)通过恩典的手段被带入神圣的生命和爱中,唤醒了我们对最可爱的事物的真爱:神自己。这种爱是我们所有其他爱和欲望开始被正确排序和纠正的唯一途径。
结果是,如果信徒群体渴望灵魂得救和成员的成圣——也就是说,真正的门徒训练——那么让信徒的聚集来到基督正式呼召和按立的使者那里参加敬拜礼仪吧!这是神赐下恩典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传统上,无论是非信徒的世界还是神的子民,都没有将青年团契、暑期圣经学校、教会营地或小组称为“教会”,尽管这些群体可能很有造就性。对于基督教出版物、播客或节目也是如此,尽管不否认它们对教会的服务性。虽然这些活动可能在实践或社交上增强了教会受委派的首要责任,但它们不是耶稣持续国度宣告和国度神迹的指定领域;教会才是。
以洗礼的国度神迹为例。洗礼不仅仅是次要的圣道或实物课程;它不是由我或我的小组组长来评估或执行的。洗礼的水中消除了任何精英主义、行为称义或诺斯替主义的暗示。与希尔·库莫拉(Joseph Smith声称与天使摩罗乃会面的地方)、希拉山洞(穆罕默德声称从天使加百列那里得到第一次启示的地方)或菩提树(佛陀声称达到觉悟的地方)不同,洗礼的水是一个公开的奥秘,是赐给使徒并委托给教会牧师的历史性行动,神在其中公开地封印所有领受它的人,使他们属于复活的基督。
对于讲道也是如此——不仅是行为,还有内容:“这些事不是暗暗地行的。”(使徒行传26:26)从早期教会记录任何事物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看到了按立的事工管理公共礼仪以拯救和圣化的证据。因此,礼仪抑制了我们自然倾向于个人崇拜(如经常发生在非礼仪环境中),而是将施行的圣道和圣礼作为教会的“崇拜”(cult)——源自拉丁语的“敬拜”——并由此产生其文化。
这对于神如何塑造和重塑罪人为圣徒的方式至关重要,以至于教会造就门徒责任的某些动态在教会神赐的事工之外是无法找到的。从神学上讲,没有“虚拟教会”;在线出席是另一种缺席。当代将门徒训练从基于圣所、依赖牧师的圣道和圣礼事工扩散到社会动态的边缘或教会附属事业的努力,高估了小组事工等的附带好处,无论它们多么专业化或认证。脱离了教会按立牧师的庇护,门徒训练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往往更多地反映了美国精神,而不是圣灵。门徒训练不可分割地属于教会的制度性和实体性特征,在那里,讲坛、洗礼池和祭坛纪念那位为我们临在并行动的神。
礼仪是神通过祂的说话和行动在群体中通过其牧师塑造和赋予门徒能力的地方
聚集的教会,围绕基督的圣道和恩赐聚集,是我们不仅仅谈论神的地方。它是神通过授权的牧师说话和行事的地方。事实上,从五旬节那天基督差遣的使徒进行基督授权的讲道开始,我们就看到受洗的人“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2:42)信徒受洗、接受教理教导并参加圣餐礼仪。这些恩典的手段推动了教会的宣教事业,教会因复活的基督在其中临在并行动而得到加强。没有“自我喂养者”或“一个人的教会”;如果一个门徒像哥林多前书中那样离开礼仪,基督的使者(在这种情况下是保罗)会呼召他回到信徒聚集中的礼仪奉献(参哥林多前书11:23-26;希伯来书10:25)。
至少有三个关键因素将教会与每一个教会外群体区分开来:(1)神所按立的牧师的独特事工临在;(2)他们所管理的神赐礼仪;(3)门徒的神圣目的,不是辅导或指导,而是通过蒙恩管道带来的拯救和成圣,导致转变(哥林多后书5:16-21)。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有许多营销良好、自我指定的事工,但很少有组织或活动属于神圣事工的范畴。
任何寻求与教会工作并行的机构或活动,都必须按照神的安排,敦促并支持参与基督委托给教会事工的礼仪。无论小组等提供什么拯救或成圣的前景,它们都必须以聚集圣徒中的按立圣道和圣礼事工为导向,才能真正有效。例如,导致非信徒决定接受耶稣或委身基督的福音事工,如果仍然在教会之外,就永远不能独立存在;它们是脆弱和主观的。另一方面,圣洗礼在聚集的教会面前客观地展示了父、子、圣灵对新救赎之人的恩典姿态。
这并不是说在进入基督教群体之前的个人归信和信仰经历本质上是无效的;而是由基督的使者(除非在紧急情况下)施行的礼仪仪式公开和正式地赋予受洗者新约的权利、特权、纪律和保护。他们被称义了。他们是基督徒。他们属于。基督通过祂的教会对祂的教会如此说。这就是为什么路德认为所有洗礼都是婴儿洗礼:只有基督的圣道改变罪人的地位和状态,而不是罪人的决定或行动。至于“紧急情况”,它们是例外。圣经的权威必须是我们的准则。
不仅仅是关于神的知识,而是与神的亲密团契是每个门徒的终极目标
虽然门徒确实是学习者,但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获取关于神的信息。我们的道路通向与神的亲密联合,因为我们成为神性的分享者,并被塑造成祂儿子的形象(彼得后书1:4;罗马书8:29)。在祂作为先知、祭司和君王的三重职分中,耶稣的礼仪服务通过圣道和圣礼将我们带入教会(使徒行传2:22-42),这反过来通过成圣和呼召将我们转变为礼仪者——那些为他人服务的人。因此,成为基督徒就是成为礼仪者。我们被造有一个终极目的:荣耀并享受神。这就是礼仪的意义——为什么它本身就是一个目的。成为礼仪者就是通过圣道和圣礼被恢复,参与人类原始和最终的目的:敬拜。
最后,因为只有基督的自我赐予才能使我们效法祂的形象,将礼仪视为门徒训练也为每周圣餐作为门徒的常规操练提供了决定性的论据。我们必须谨防那些省略圣坛圣礼的敬拜成为荣耀的圣经学习。在圣餐中,新郎与新娘合而为一,疲惫的朝圣者在这旅程中——哪怕只是片刻——触摸并品尝天堂的实况。
结论
基督在教会中通过圣道和圣礼的礼仪工作是正确的门徒训练。正是在教会中并通过其牧师,基督的爱为我们并在我们里面显明。正是在这里,门徒在亲密的爱和认识中被正确地塑造——参与三位一体的生命和爱。
礼仪不能被外包。它是教会及其牧师的独特责任,为了造就和塑造门徒而使用它。没有神赐的礼仪可以由任何非正式呼召和按立的司礼者主持。
无论是根据耶稣在约翰福音20:19-23中对门徒的差遣,还是马太福音28:18-20的大使命,门徒造就和塑造都属于教会。耶稣将这些宝藏赐给教会,没有选择将它们分配给无关的组织,无论它们多么经济高效或有趣。“外包”礼仪除了使教会失去教会性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是因为主耶稣将神的圣道和圣礼的管家职分遗赠给了一、圣、公、使徒的教会。通过这种方式,耶稣将祂的说话、祂的灵、祂的临在、祂的自我赐予和祂的统治——总之,祂的礼仪——委托给教会,明确目的是拯救和圣化人类。基督服事我们,以便人类可以再次“荣耀神并永远享受祂”,并服事那按神形象所造的邻舍。基督的礼仪遗产构成了个体门徒的基本生命,并集体构成了教会本身的存在理由。
正是拥有神圣的礼仪使教会成为神的国度。因此,教会的界限和职责是神圣的服事,在其中并通过它,父、子、圣灵锻造和塑造圣徒。这是神的安排。我们无法使之如此。只有主将礼仪带入存在。
作者:约翰·邦巴罗
作者:约翰·邦巴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