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同理心
“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要彼此同心。”(罗马书12:15-16a)
同理心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我们善良和同情心的门。[1]
当我浏览我的社交媒体时,我看到了一个让我心碎的帖子[……]
除了耶稣本人和圣经文本的作者之外,基督教传统中很少有人物像马丁·路德那样受到如此不同的神学诠释。
路德是否真的是魔鬼的秘密武器呢?在最近出版的《美国受审:对建国的辩护》(America On T[……]
你6岁大的孩子看到一个天使小雕塑,问道:“妈妈,我会不会去天堂,像天使一样拥有一双翅膀?”你会怎么说?
那一刻,我们作为父母的面临一个很现实的试探—那就是直接肯定孩子们的看法,而不是花时间做详细[……]
对于那些信奉传统主义神学倾向的路德宗来说,2020年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当今美国最著名的路德宗信徒可能不是别人,正是娜迪亚·博尔茨-韦伯(Nadia Bolz-Weber),她最近在揭幕女性的大型雕塑[……]
上帝在哪里?从使人绝望的疑问转向使人有盼望的神
我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中长大,多年来,对我来说苦难远比上帝和祂的爱来得更加真实。沮丧就像一个不受欢迎的朋友,仍会不时到访。当我经历困苦的时候,感觉[……]
17问:为何祂必须同时是真神呢?
回答:祂要透过祂神性的能力,在祂人性中担负神的忿怒,如此便为我们取得并恢复了公义和生命。
我们的中保不仅必须是人,而且是一位真正的人,完全的义人;祂还应该[……]
问:
我经常发现人们认为改革宗不加区分地拒绝了“属性相通”(communicatio idiomatum)。然而《瑞士第二信条》(the 2nd Helvetic Confession )在接受[……]
他们不相信的事
约伯的安慰者们的问题在于,他们说的很多话听起来都是对的。带着笔读他们的演讲,遇到我们认同的陈述就在旁边的空白处打勾,那将会是很有用的练习。可想而知,会有很多的”√”。通常来说,正[……]
基督教历史中早期后使徒时代,困惑的信徒和异端都试图将基督的二性混为一谈,其结果是使基督只拥有一性(基督一性论异端),或者将二性分开,使基督在本质上就像成为两个位格一样。欧迪奇(Eutyches约主后3[……]
《经济学人浓咖啡》(The Economist Espresso)于2016年4月23日,也就是莎士比亚的生日那一天,问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你同意莎士比亚在今天仍然重要吗?」调查发现,在巴西有85[……]
1865年12月,菲利普·布鲁克斯牧师来到了以色列这片土地。在圣诞节前夕,他站在那里俯瞰伯利恒小镇时,他被眼下的一切感动了,他写下了著名的圣诞赞美诗“小城伯利恒”的歌词。他给家乡的会众写信谈到这次经历[……]
于尔根·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抓住了教会伦理的核心,他写道:“基督教团体不是从自身出发和为自身而活,而是从复活主的主权出发,为已经战胜死亡并带来生命、公义和上帝国度的主的到来而活。
[……]
我们的故事从两个沮丧的门徒开始,他们离开耶路撒冷回到一个叫以马忤斯的小村庄。他们以为要去参加耶路撒冷的加冕仪式,结果却目睹了他们所认为的王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因此他们很伤心。第21节说,他们以为耶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