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与上帝的荣耀

多年前,我曾探访过一位患子宫癌的女士。当时她极度痛苦,但原因不只是身体上病患。她向我倾诉,自己年轻时曾经堕过胎,她坚信癌症是上帝对她的惩罚。

通常,面对挣扎在痛苦和死亡边缘的人,普遍的回应是说苦难并非是上帝对罪的审判。但是实话实说,我告诉她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上帝的审判。也许是,也许不是。我无[……]

继续阅读

逃离囚笼

我的朋友霍顿(Machael Horton)经常会提到「囚笼阶段加尔文主义」的现象,他说这种怪病似乎影响了许多刚刚认识改革宗恩典教义的人。我们或多或少都认识一两个这种「囚笼阶段的加尔文主义者」。当我们第一次被上帝在救恩中的主权征服时,很多时候也和他们一样。

囚笼阶段的加尔文主义者通常会坚持不懈地要[……]

继续阅读

亚他那修信经简介

凡人欲得救(Quicumque vult)——这句话正是众所周知的亚他那修信经的标题。长达数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其作者是亚他那修(Athanasius)本人,这份文件也因此被称为亚他那修信经。在第四世纪时,爆发了亚流主义异端(Arianism)的危机,亚他那修可谓是当时三位一体正统信仰的伟大捍卫者[……]

继续阅读

被规范的规范

拉丁文credo 一词意为「我信」,正是在使徒信经中头一个词。贯穿整个教会历史,教会必须采纳并拥护一些信经和信条来陈述阐明基督教的信仰,将正确的教导分别出来,脱离错谬。这些信条不同于圣经,一般我们称圣经是norma normans(意为「规范一切的规范」),而信条是norma normata(意为「[……]

继续阅读

宗教改革结束了吗

宗教改革结束了吗?一些被我称为「昔日福音派的人士」在这个问题上有些看法。其中之一这样写道:「路德在十六世纪时是对的,但是称义的问题如今已经不再是什么值得讨论的问题了」。第二个观点是我在一个出版社的会议上听到的,一位自称是福音派的人如此评论说:「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唯独因信称义所引发的争论不过只是[……]

继续阅读

唯独恩典

「唯独荣耀归上帝」(Soli Deo gloria)是宗教改革运动生出的一句格言,巴赫每一部作品中都用到这句话。他在每一份手稿的最后印上这句话的首字母SDG,来宣告唯有上帝配得一切尊贵与荣耀,因他的创造与救赎大工是如此奇妙。在十六世纪关于救恩的争论的核心则是恩典的问题。

人对恩典的需求是不争的事实[……]

继续阅读

全备圣经

在过去,教会曾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认出哪些书卷属于圣经。圣经本身并非一卷书,而是许多单独书卷的合集。教会要辨认的就是称为正典(canon)的书卷。正典这个词源自希腊语,原意为「标准或量杆」(standard or measuring rod)。因此,圣经正典就是教会获得上帝话语所使用的标准。通常,异[……]

继续阅读

跨越海峡

宗教改革运动从德国的维滕堡迅速蔓延,遍及欧洲,跨越海峡来到英格兰,这一切并非是由某个周游列国的神学家个人努力而催生的。恰恰相反,马丁·路德整个事工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维滕堡乡村的大学里教书。尽管如此,路德的影响却以维滕堡为中心蔓延到世界各地,好像一块丢进池塘的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早在九十五条论纲被钉在教[……]

继续阅读

新生

重生先于信心。这句宣告捕获了历史上奥古斯丁主义者和改革宗信徒的心。它是区别各类半伯拉纠主义神学的分水岭,也就是说,它不同于所有不同形式的半伯拉纠主义神学。

在历史上,半伯拉纠主义提倡耶稣赎罪的果效对全人类产生立了一种普世性的好处。这种好处是全世界所有人都得以重生——至少从某种程度上说,使他们脱离原[……]

继续阅读